模具清洗如何做到零划伤?电解超声波技术双管齐下,化学分解+物理剥离,让精密模具焕然一新!
电解超声波技术通过电解分解污垢、超声波剥离残留物,结合材质适配设计和工艺优化,实现模具咬花面无损清洗。
电解作用:电流在电解液中产生氢氧气泡,形成“桑拿效应”,分解油污、锈蚀等有机物。例如,模具作为阳极时,电解作用可避免机械擦拭造成的划伤。
超声波作用:高频振动产生空化气泡,破裂时瞬时高压剥离污垢。高频超声波气泡小,能深入微孔,例如清除0.02mm微粒,表面粗糙度Ra≤0.4μm。
材质适配:
- 电解液:铝合金用弱碱性,不锈钢用中性/酸性液。
- 超声波参数:软金属用低功率,重污垢用高功率。
- 温度控制:30-60℃平衡反应速率与模具安全,如半导体载具避免热应力破坏。
工艺协同:电解分解污垢后,超声波防止二次附着。例如涡轮叶片气膜孔清洗,电解去氧化层,超声波清金属碎屑,Ra≤0.1μm。循环过滤系统延长电解液寿命3倍,降低划伤风险。
应用案例:
- 汽车:变速器阀体深孔金属微粒清除,保障密封性。
- 医疗:手术器械关节Ra≤0.2μm,符合ISO 13485标准。
- 电子:连接器端子毛刺清除后,接触阻抗稳定性提升99.9%。